四川冰川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冰川增幅

冰川增幅

满是冰山的北极洲无数探险家的心中梦已揭开神秘的面纱

四川冰川最美的地方排名2024-04-28冰川增幅冰川有的像
日本冰川姓氏,冰川有的像,云南冰川疫情,400多年前的12年,英国探险家约翰#26;戴维斯揭开了北极探险的序幕,但他只深入到北纬°12‘的地区。时间过去了300多年,挪威探险家南森教授凭借他设计的一艘没有龙骨、底是半圆形的不怕

满是冰山的北极洲无数探险家的心中梦已揭开神秘的面纱

   400多年前的12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戴维斯揭开了北极探险的序幕,但他只深入到北纬°12‘的地区。时间过去了300多年,挪威探险家南森教授凭借他设计的一艘没有龙骨、底是半圆形的不怕浮冰挤压的船-k22“前进”号,终于在15年4月和雅尔玛约翰森到达了北纬。14’的地区,这里离北极点仅有5千米。这是人类19世纪深入到的距北极点最近的地方。20世纪的北极探险有4件大事:

   ①16年9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打通了400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北极地区的西北航路。

   ②美国探险家科克和彼利于18年4月21日和19年4月6日先后到达北极点。

   ③16年,阿蒙森乘飞艇“挪威”号,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出发,飞越北极上空,到达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岸,这是人类k22次飞越北极点的上空。

   20世纪北极探险取得长足进展有两个因素:k22个因素是爱斯基摩人的贡献。在北极探险中,爱斯基摩人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没有爱斯基摩人充当向导和猎手-k22解决探险家的食物,人类征服北极的时间还要推迟若干年。18年4月21曰,科克到达北极点时,有2个爱斯基摩人作向导;19年4月6曰,彼利到达北极点时,有4名爱斯基摩人同行。18年,美国探险家格里利少校率领探险队赴北极探险,26人中有2名爱斯基摩人,18年,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很大困难,探险队员全部遇难。导致这一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名爱斯基摩人死了,活着的人得不到猎物做食物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特长〉。开始时,他们用海藻、地衣、沙蚤甚至皮带充饥,但在天寒地冻的北极,没有肉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爱斯基摩人的另一贡献是他们驯养的爱斯基摩犬和驾驭这些犬的方法。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探险家无论在北极或南极探险,一定要带上数十头甚至上百头爱斯基摩犬。第二个因素是破冰船、飞艇和核潜艇的使用。北极和南极不同,北极不是大陆而是海洋-k22北冰洋。北冰洋中的浮冰和冰山无数,这是北极探险的障碍。为了保证北极探险的安全,人们在20世纪初制造了破冰船。破冰船的船身由坚固的钢板制成,船头高高抬起。遇到海冰阻挡时,船的前半部可以爬到冰面上,把冰层压碎,从而随着船的前进,开辟出一条水路来。破冰船的出现,为北极探险揭开了新的篇章。

   14年到15年,俄国人维利基茨基利用两艘破冰船,开辟了“北冰洋航线”,即从俄国东南部向北穿过白令海峡,沿亚洲北部海岸西行,到达俄国西部。飞艇是20世纪20年代北极探险使用的主要工具。它是一种飞行工具,但没有翼,利用装着氢气或氨气的气囊所产生的浮力上升,靠螺旋桨推动前进,飞行速度比飞机慢。20世纪年代后,人类开始使用核潜艇到北极探险。19年8月3日,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从北极的大浮冰群下穿过。它的姐妹艇“鳐”号于8月12日在北极海域浮出水面。19年8月17日,前苏联原子破冰船“北极”号抵达北极。20世纪初人类抵达北极点后,由于北极点周围是北冰洋,因此无法像在南极点周围一样建立常年的科学考察站。于是,位于北极圈以北的陆地就成为人类认识北极、研究北极的基地。科学家们常年坚守在这些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地方,为人类开发北极、利用北极资源进行艰苦的研究工作。另外,在19年,前苏联在北极建立了k22个北极漂浮观测站,即建立在浮冰上的观测站。

   诺登舍尔德是19世纪的科学家、探险家,他作为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开拓者而驰名全球。

   诺登舍尔德于18年11月18日出生在芬兰赫尔辛基。17岁入大学,23岁得到博士学位。由于反对沙皇俄国奴役芬兰,18年被宣布永远驱逐出境,移居瑞典。他在从事矿物研究之余,对北极探险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

   16世纪初,瓦斯特达伽马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道,麦哲伦又开通,从欧洲驶往大西洋,穿越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前往亚洲的航道。这两条航线的开辟,给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这两条航道行程都很远,因为它们必须绕过非洲和美洲的南端大弯道。那么,能否找到一条从欧洲通往亚洲的更近些的航道呢?当时,有的地理学家作出一个大胆假想:沿亚欧大陆北岸走,开辟一条“东北航道”。这一设想,对于那些立志寻找新航线的探险家,无疑是极大的诱惑,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都把目光投向北极,踏上去北冰洋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从15年,英国航海家休威洛比和理查德德勒率领一支由3艘船组成的探险队从伦敦起航开始,到16世纪末巴伦支和纳伊为首的荷兰探险家先后进行的3次可歌可泣的探险,以及由俄国探险家契察果夫率领的北极考察船企图通过北冰洋驶向东方的尝试,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它毕竟为后来的探险家们提供了北冰洋航行的宝贵经验。

   19世纪下半叶,西欧又掀起了北极探险热,各国航海家们先后驾船驶入喀拉海域。瑞典富商奥斯卡迪克森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开拓东北航道可能带来的利润,他主动出资装备了一艘大型帆船,聘请诺登舍尔德为首的科学考察组开赴北方海域。18年,诺登舍尔德顺利地穿过喀拉海,绕过亚马尔半岛,抵达东经‘20‘、北纬’处。8月中旬,他们到达叶尼塞湾入口处的一个小岛附近,并发现对岸有一优良港口,诺登舍尔德就以瑞典富商的姓氏将它们分别命名为迪克森岛和迪克森港。尽管此行顺利,但在辽阔的北冰洋中帆船的速度太不尽人意。18年,诺登舍尔德利用俄国黄金商西比利亚科夫提供的资金租赁了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船只,重新组建了一支探险队。18年7月4日,他率“维加”号蒸汽船和“勒拿”号帆船,从瑞典哥德堡启航,进入巴伦支海后直驶东方。在这从无前人航行的处女航道上,诺登舍尔德小心翼翼地东行,穿过水下浅滩和无名氏岛群,记录下大雾迷天、浮冰漂流等自然现象,于8月下旬绕过亚洲最北角-k22切留斯金角,沿泰梅尔半岛东南行驶,到达勒拿河河口。在东经1。附近的海面上绕过一座巨大的冰山,一帆风顺地航行在东西伯利亚海,穿过德朗海峡,驶进楚可奇海。9月28日,气温骤然下降,“维加”号被冻结在离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海角只有200余公里的科柳钦湾附近的海面上动弹不得。面对一片茫茫的坚冰,诺登舍尔德一筹莫展,只能忍受着呼啸的北风、漫漫的冬夜和死一样寂静的煎熬,等待9个月之后夏季的到来。

   18年7月18曰,被封冻了10个月的海面开始解冻,水手们欢欣雀跃,张帆启锚,完好无损的“维加”号开足马力向白令海峡急驶。当船过白令海峡时,船上礼炮齐鸣,以纪念人类首次打通北冰洋东北航道这一难忘的日子。然后诺登舍尔德取道日本横滨、中国广州、锡兰,穿过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于18年4月返回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民连续数周为他举行庆功会,国王奥斯卡封他为男爵,俄国彼得堡科学院授予他国外通讯院士,他的著作被译为多国语言,广为传播。不少国家以诺登舍尔德的姓氏作为地名命名,有位于喀拉海东南的诺登舍尔德群岛,加拿大有诺登舍尔德河,挪威有诺登舍尔德半岛。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们把位于泰梅尔半岛与新西伯利亚群岛之间的广阔海域命名为诺登舍尔德海今拉普捷夫海。

   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因打通通往北极的西北航道并两次飞越北极而对北极探险作出了杰出贡献。

   北极地区是一片冰雪茫茫的北冰洋,要到达北极必须要开辟航道。18年7月21日至18年7月20日,瑞典探险家诺登塞尔德用整整1年的时间打通了沿欧亚大陆北岸的北冰洋东北航道,被人称为“北极宠儿”。但北冰洋的西北航道到19世纪末一直未打通。

   13年6月,阿蒙森率领一支6人组成的小型探险队,乘坐吨的单桅帆船从挪威出发。他们横越北大西洋后,沿格陵兰海岸向北,经巴芬湾进入兰开斯特海峡,绕开北美大陆北部的无数岛屿,历时3年多,于16年9月经白令海峡,驶抵美国的旧金山。至此,400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北冰洋西北航路被打通了。

   直到今天,北冰洋的西北航线由于冰山和浮冰多,地形复杂,航道狭窄,没有被大量使用。但阿蒙森开辟了西北航线架“杜尼尔”式飞机,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向北极飞去。

   飞机很快消失在北方的天空,不久就和地面失去了联系。人们都以为阿蒙森他们葬身在冰雪之中了。没想到几天以后,一架飞机又飞回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从机舱里走出6个精疲力竭的探险者,正是阿蒙森和他的队员。原来,飞机起飞后,中途迷失了方向。这时飞机的燃料油已消耗过半,只好被迫降落在北纬°、西经10°20’的地方。一架降在雪地上,另一架降在冰湖上。四周全是冰山,要重新起飞必须给飞机开辟一条起飞的跑道。6个探险者为了生还,赤手空拳地干了起来。经过20多天的努力,他们奇迹般地搬掉了约0吨的积雪,开辟了一条起飞跑道,6人乘坐一架飞机安全返回。

   阿蒙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探险家,这次失败反而更坚定了他飞越北极的信心。16年,阿蒙森和意大利的诺比烈及美国的埃斯乌塞乘坐“挪威”号飞艇又一次飞向北极。他们和严寒、大风、浓雾、冰雪搏斗了个小时,飞行00千米,终于越过北极点,在北美阿拉斯加的小城泰勒着陆,从而开辟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短的空中通道,这也是人类k22次飞越北极点的上空。

   这次飞行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k22依赖先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飞行中应用了无线电报和航空罗盘等先进的仪器。

   18年,意大利探险家诺比烈率领一支16人的考察队,准备对北极的地磁、重力、海深等进行科学考察与研究。他们乘坐一艘庞大的“意大利”号飞艇,于5月24日到达北极上空,不巧碰上大风,飞艇徘徊了近2个小时无法着陆。浓雾和大风使飞艇迷失了方向。更严重的是,飞艇的外壳开始结冰,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飞艇撞到一座冰峰上。10个人摔到了冰地上,受伤的飞艇带着6人向东飘去,消失在浓雾之中。摔到地面的10个人中,1名机械师被发动机压死,艇长诺比烈和驾驶员受了重伤。他们立刻用改装的无线电台发出呼救信号。直到第9天,苏联西北部阿尔罕格尔斯克林区的中学生什米特,用自制的无线电台收到了探险队的呼救信号。什米特马上用加急电报向莫斯科报告了这个消息。消息立刻传遍了全世界。阿蒙森这位昔日诺比烈的战友,毫不犹豫地驾机去营救。但这一去便永远没再回来。几个月后,人们在挪威西北部发现了阿蒙森乘坐的飞机的残骸,却无法找到阿蒙森的遗体。阿蒙森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极地探险事业。

   最后要说一下,诺比烈等9名探险队员,被好几个国家派出的救援船只和飞机救了出来。

   16年6月17日,乘狗拉雪橇正在荒无人烟的弗朗斯约瑟夫岛考察的英国探险队队长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突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浑身肮脏、满头长发、操着一口熟练英语,似人非人的家伙,从一座冰丘后面边喊边朝他蹒跚地走来。当时他着实地吃了一惊,以为遇到什么怪物了。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梦般地认出站在眼前的是个人,而且是他几年前在英国见过的人类首次穿越格陵兰冰盖的那个青年-k22当时的挪威探险家弗里德乔夫南森。

   南森怎么会落难到这步田地呢?原来,南森于18年乘狗拉雪橇横穿格陵兰冰盖回来后,一条新闻使他顿开茅塞。该新闻说,人们从格陵兰岛东岸打捞了一些船的残骸,经鉴定,它是7年前即18年在西伯利亚东海岸外被冰撞毁的美国船“珍妮”号。南森想,既然西伯利亚东岸遇难的船只能在若干年后漂流到格陵兰东岸,那就说明北极冰层下一定是未冻结的海洋,而且这个海洋还存在一股海流,它从西伯利亚东岸穿过北极点,流向格陵兰东岸。于是,一个大胆的奇想在南森的脑子里产生了,他计划把船封冻在浮冰里,让它随冰漂流到北极点,最后抵达格陵兰岛东岸。

   南森的这一创举令许多探险家费解,有的说“太冒险,他不可能活着回来”,甚至说他“疯了”。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南森随冰漂流的决心。为了使探险船不致被浮冰挤压撞毁,南森特地设计制造了一艘长米,双尾,三桅纵帆,无龙骨,底呈半圆形,外包铁皮加固的探险船,它可载12人及够用5年的燃油和食品,取名“弗拉姆”号。13年6月24日,南森率队乘“弗拉姆”号从奥斯陆启航,穿过尤戈尔海峡,驶人喀拉海,绕过亚马尔半岛,径直驶向切留斯金角。8月18日,在右舷发现2个岛,他用船长和船员的名字分别命名为斯弗德鲁普岛和斯科特冈塞纳群岛。8月29日,又发现许多大大小小的一群岛链,南森把它命名为诺登舍尔德群岛。然而,向东行进的航道很快被海冰挡住,“弗拉姆”号在大雪纷飞和浓雾弥漫的海面上迷失了方向,在浮冰中一直漂移到9月7日。

   本文节选自《日本冰川姓氏》,作者:刘丹,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